中国律师行业存在结构性缺口,目前每万人律师数不足3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面临地域分布不均(70%集中在东部)、专业领域失衡(涉外、知识产权等领域人才稀缺)等问题。
-
总量缺口显著
截至2023年,中国执业律师约65万人,按14亿人口计算,每万人律师数仅为2.7名,而美国、英国等国家每万人律师数超过10名。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需新增至少40万名律师。 -
地域分布失衡
70%的律师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部分省份每万人律师数不足1.5名。例如,西藏、青海等地律师资源匮乏,基层法律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
专业领域短板
涉外法律、金融证券、知识产权等高端领域人才占比不足10%。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涉外律师缺口超5万人,部分国际仲裁案件甚至需高价聘请外国律师。 -
基层服务压力大
全国5.4万个乡镇中,近30%无专职律师,法律援助案件年均增长15%,但基层律师人均案件量超200件,工作负荷过重。
未来需通过政策倾斜(如补贴西部执业)、高校专业优化(扩大涉外法律培养)及科技赋能(AI辅助基础法律服务)逐步缓解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