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一、标准提高、审核严格
2025年低保政策在制度规范、保障范围、审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主要变化如下:
一、政策统一与范围拓展
-
城乡统一规范
2025年1月起,我国低保制度全面取消城市与农村的区分,统一规范为“最低生活保障”,并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
-
特殊群体专项保障
-
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可单独申请低保;
-
70岁以上无子女老人(需街道证明)及长期卧病、重度残疾等群体纳入优先保障范围。
-
二、保障标准与补贴优化
-
全国农村低保标准提升
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增至每月830元,部分地区如江苏高邮、海南三亚等涨幅显著。
-
补贴内容精细化
- 除基础生活保障外,新增医疗救助(最高报销比例90%)、残疾人护理补贴、教育补助等,实现精准帮扶。
三、审核机制强化
-
严格财产与收入核查
-
住房、车辆、存款等财产需申报;
-
劳动能力评估细化,优先推荐就业而非直接发放救济金。
-
-
动态管理与监督
-
家庭收入、财产变化需定期报告;
-
审核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结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举报机制。
-
四、申请条件与流程
-
基本条件
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
-
特殊群体申请
-
重病患者需提供三甲医院证明;
-
重度残疾人需提供二级以上残疾证。
-
-
审核流程
-
村委会/居委会调查、公示;
-
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
-
五、其他重要调整
-
终身追责制 :去年违规办低保人员被开除,今年新增隐形收入(如银行异常转账)监测;
-
就业帮扶 :要求低保户参加再就业培训,系统自动注册就业平台,强化“能干活就就业”机制。
以上调整体现了我国低保制度向“精准化、多元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旨在确保应保尽保的提升救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