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边缘人员是指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低保对象,但未达到当地 1.5 倍低保标准的群体,且其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 。以下为你详细展开介绍:
- 收入标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低保标准也有所差异。低保边缘人员的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却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 1.5 倍。比如,某地区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 600 元,那么该地区低保边缘人员家庭人均月收入会在 600 元至 900 元(600×1.5)之间。
- 财产状况:在财产方面,低保边缘人员需符合特定要求。名下一般不能拥有汽车(作为唯一谋生工具的小型经营性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除外);住房方面,通常家庭成员名下仅有 1 套住房或无房,或者有 2 套住房且人均建筑面积不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当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金融资产上,家庭人均拥有现金、存款、商业保险、有价证券等金融性资产低于当地同期一定倍数(如 3 倍)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家庭成员名下无非居住类房屋(如商铺、办公楼、厂房、酒店式公寓等),在各类企业中认缴出资额累计也有一定限制(如不超过 20 万元)。
- 特殊情况:部分特殊困难人员,像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即便其家庭整体不符合低保边缘人员认定,但在一些政策下,可参照相关规则,以 “单人户” 等形式纳入类似保障范围。
低保边缘人员虽未达到低保标准,但生活也面临诸多困难,相关政策旨在精准识别这类群体,给予适当帮扶,保障其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