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被查出高考移民仍会被追究责任,主要面临学籍取消、学历作废、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追责等后果。我国对高考移民的查处没有时效限制,无论时隔多久,一旦查实违规行为都将依法处理。
-
学籍学历处理
已获得的大学学籍将被取消,毕业证书会被撤销(教育部明文规定对冒名顶替、违规取得学籍者"零容忍")。即便已工作多年,学历信息仍会被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系统标记为无效。 -
行政处罚后果
- 公职人员:面临开除公职处分(如教师、公务员等),并记入个人档案
- 企事业单位员工:可能被解除劳动合同,部分行业(如法律、医疗)会吊销执业资格
- 失信记录:纳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影响**、出行等社会生活
-
刑事风险
若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件等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280条(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2022年山东某案例中,已工作10年的高考移民者仍被追究刑事责任。 -
追溯机制特点
教育部门会联合公安部门进行户籍、学籍、考试档案的跨省协查,近年已建立全国联动的"高考报名信息比对系统",能自动筛查异常报考轨迹。
建议存在历史问题者主动向教育部门说明情况,争取从轻处理。当前监管技术已实现终身追溯,侥幸心理不可取,合规发展才是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