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参数测定行业标准是规范煤矿瓦斯抽采、监测和防治工作的技术准则,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的测定方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关键亮点包括:测定指标明确(瓦斯压力、含量、涌出量等)、仪器精度要求严格(误差≤5%)、操作流程标准化(采样-分析-校准三步骤)。
-
测定指标与范围
行业标准规定瓦斯参数需涵盖基础指标(瓦斯压力、吸附常数、透气性系数)和动态指标(绝对/相对涌出量、解吸速度)。其中,瓦斯压力测定要求钻孔深度≥20米,含量测定需区分游离态与吸附态瓦斯,并采用高压容量法或解吸法。 -
仪器与精度控制
测定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如瓦斯压力表量程0~10MPa、分辨率0.01MPa;地勘钻孔流量计误差需≤3%。现场校准频率为每班次1次,实验室分析需通过气相色谱仪复检。 -
操作流程标准化
- 采样阶段:钻孔密封采用胶囊封孔器,封孔长度≥5米,确保无漏气;
- 数据分析:瓦斯解吸数据需修正至标准状态(温度20℃、气压101.3kPa);
- 结果验证:同一测点重复测定偏差超过5%时需重新采样。
-
安全阈值与应用
标准明确不同煤层条件的预警阈值:当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0.8%或吨煤瓦斯含量超8m³时,必须启动强化抽采措施。采掘前需依据测定结果编制《瓦斯治理专项方案》。
瓦斯参数测定行业标准通过量化指标和规范操作,为煤矿瓦斯灾害防控提供了技术依据。企业应定期培训测定人员、更新设备,并将数据联网至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动态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