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规程》
关于瓦斯参数测定规范,综合相关行业标准及企业规范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基本参数分类与意义
-
原始基本参数
包括煤层瓦斯压力、煤层透气性系数等,用于评估煤层突出危险性、瓦斯涌出量及治理难度,是制定瓦斯治理方案的核心依据。
-
残余基本参数
用于衡量瓦斯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判断是否达到开采安全标准,并指导后续安全技术措施。
二、测定方法与要求
-
煤层原始参数测定
-
瓦斯压力 :采用现场直接测定法,通过钻孔测压并计算得出。
-
透气性系数 :与瓦斯压力同步测定,反映煤层瓦斯流动能力。
-
瓦斯含量 :结合现场取煤样测定吸附常数和工业指标,或采用DJC瓦斯含量测定系统间接计算。
-
-
残余参数测定
-
残余瓦斯含量 :通过现场取煤样直接测定。
-
残余瓦斯压力 :采用间接法计算,基于吸附常数、煤炭工业指标及残余瓦斯含量。
-
三、布测规范
-
钻孔布置
- 主石门及采区区段需布置3个间距≥10m的钻孔;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如断层、褶曲带)需加密至20m间距。
-
煤样采集
- 在煤层赋存正常带和异常带各取一个煤样,校正钻孔测定的瓦斯含量。
四、安全与标准
-
设备与工艺
-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如单圈管弹簧式压力表),并遵循《煤矿安全规程》及行业标准操作流程。
-
监督管理
- 矿井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通瓦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确保数据真实性和规范性。
五、附录与参考
-
标准依据 :主要参考《煤矿安全规程》(如2010/2013版本)、《煤层瓦斯压力直接测定方法》(AQ 1047-2007)等。
-
责任分工 :明确集团公司、矿井、通瓦部门及检测机构的职责,形成三级管理体系。
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矿井地质条件调整,建议实际操作前编制详细测定方案,并通过专业机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