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都有
关于高考成绩中原始分与赋分的关系,需要结合新高考模式和科目类型综合理解:
一、原始分与赋分的定义与作用
- 原始分
指考生在高考科目中的卷面实际得分,直接反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语、数、外等统考科目)。
- 赋分
针对新高考选考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采用等级赋分制,将考生成绩按排名划分为不同等级(如A、B、C、D、E五档),再转换为对应分数。赋分目的是平衡不同科目难度差异,确保不同选科组合的公平性。
二、分数构成与计算方式
- 总分组成
高考总成绩由3门统考科目(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
-
统考科目按 原始分 计入总成绩;
-
选考科目按 赋分 计入总成绩。
-
赋分转换规则
以化学为例,考生原始分按排名划分为五档,对应分数区间为:
-
A级(15%):100-86分
-
B级(35%):85-71分
-
C级(35%):70-56分
-
D级(13%):55-41分
-
E级(2%):40-30分
转换公式采用线性插值计算。
三、原始分与赋分的优缺点
维度 | 原始分 | 赋分 |
---|---|---|
优点 | ①直观反映知识掌握程度 | ②平衡科目难度差异 |
③竞争基于绝对分数 | ④体现相对位置而非绝对分数 | |
缺点 | ①无法体现考生间的相对排名 | ②极端分数可能不反映真实能力 |
四、总结与建议
- 关注总成绩排名
高校录取主要依据总成绩排名,而总成绩是原始分与赋分按科目权重换算后的综合结果。考生需关注各科排名而非单一分数。
- 理解赋分机制
赋分通过等级转换,确保不同选科组合的公平性。若赋分后某科成绩下降,可能是该科目整体难度较高,需针对性提升。
- 参考分值分布
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赋分后各科分值分布,了解成绩对应的等级区间。
注意 :本文信息综合自教育部门官方文件及权威教育平台,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