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从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痕迹到五千年良渚文明的完整历史脉络,其文化积淀之深厚、历史遗存之丰富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这里不仅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更孕育了越文化、南宋风雅、浙商精神等多元文化符号,形成了“上山文化奠基农耕、良渚古城实证文明、南宋临安汇聚风华”的独特文化标识。
浙江的历史可追溯至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兴七里亭遗址的发现印证了早期人类活动。距今一万年的上山文化出土了世界最早的稻作遗存,炭化稻米和砻糠陶片揭示了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曙光。跨湖桥文化的独木舟、漆器与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耜耕技术,则展现了史前先民的智慧创新。而良渚古城以其宏伟水利系统、玉礼器体系和“中华第一城”的地位,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核心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镌刻在青铜剑上,吴越争霸为这片土地注入坚韧精神。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使浙江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催生了青瓷外销与市井文化。明清时期,王阳明心学、黄宗羲“工商皆本”思想进一步丰富了浙江的人文内核。从东汉至今,浙江籍文学家占全国六分之一,鲁迅、茅盾等文化名人与近现代浙商群体共同诠释了“弄潮精神”的传承。
如今,西湖、大运河、良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与“诗路文化带”串联起浙江的历史脉络,上山文化申遗、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等举措持续激活传统生命力。无论是普陀山的禅意、龙泉青瓷的釉色,还是南湖红船的初心,都诉说着这片土地“万年文明生生不息”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