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18项指引及细则,综合财政部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组织架构
-
明确企业组织架构,合理分配权限和责任,形成科学决策、有效执行和监督机制;
-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设立战略、审计、提名等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监督执行,经理层主持经营管理。
二、人力资源
- 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确保员工胜任岗位要求,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三、风险评估
- 识别、评估和应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四、信息与沟通
-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机制,保障信息真实性和及时性。
五、控制活动
- 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确保业务流程合规性。
六、监控与改进
- 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形成动态管理机制。
七、资金管理
- 合理规划和管理企业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防范财务风险。
八、采购与付款
- 规范采购流程,确保合理采购和及时付款,防范舞弊风险。
九、销售与收款
- 制定销售政策,确保销售过程合规,保障收款及时性。
十、仓储与物流
- 优化仓储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十二、设备与资产
- 合理配置和使用企业设备与资产,防止损失和浪费。
十三、工程项目
- 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十四、研发与技术创新
- 加强研发管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保障核心竞争力。
十五、市场营销
- 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十六、信息系统
- 建立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水平。
十七、安全生产
-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健康与财产安全。
十八、合同管理
- 加强合同签订和履行管理,降低法律风险。
补充说明
-
内部审计 :通过内部审计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发现并整改问题;
-
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贯穿全过程,关注重点领域,并权衡成本效益。
以上指引及细则为企业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系统框架,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