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是中医医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分为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和 专业理论考核 两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占比60%-100%)
-
考核形式
-
采用 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 ,在指定培训基地进行,分为 案例面试 和 操作考核 两部分。
-
模拟操作包括心肺复苏、针灸、推拿等中医技能,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
考核内容
-
病例分析 :通过病例汇报、考官提问等方式,考察归纳总结能力、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依据。
-
操作技能 :评估手法规范度、操作成功率及无菌观念等。
-
二、专业理论考核(占比40%-60%)
-
考核形式
-
采用 人机对话 方式,通过计算机完成,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
考试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经典文献、临床思维及中西医结合知识。
-
-
考核内容
-
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等核心内容。
-
临床思维 :通过案例分析题,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考核标准
-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强调 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结合 ,操作失误或诊断错误会直接影响总成绩。
-
专业理论考核注重 细节与临床相关性 ,案例分析题占比通常超过50%。
-
-
合格标准
- 两部分均合格者视为通过考核,成绩合格分数线一般为60分。
-
地区差异
- 具体考核内容可能因省份或医院调整,建议考生提前咨询所在单位。
通过以上考核,中医住院医师需证明其具备独立从事中医诊疗活动的能力,为后续职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