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中县是西宁市下辖的行政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以 多民族聚居、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脱贫攻坚“湟中路径” 闻名。 全县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39万,24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32.99%,2020年GDP达168.8亿元。作为“河湟文化之乡”,湟中集历史、宗教、生态与乡村振兴成果于一体,是青海旅游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典范。
-
地理与气候
湟中三面环围西宁市,海拔2225—4488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5.1℃。湟水河横贯全境,15条支流呈扇形分布,水资源总量7.334亿立方米。地貌以山川、沟谷为主,森林覆盖率超90%,拥有群加国家级森林公园、南佛山等生态景区。 -
历史与民族
湟中早在青铜器时期便有羌人活动,卡约文化遗址见证4000年人类文明。1946年建县,2019年撤县设区。汉、回、藏、土等民族长期共居,宗教文化多元,87座宗教场所涵盖五大宗教,塔尔寺作为格鲁派发源地,年接待游客超百万。 -
经济与产业
农业以马铃薯、青稞、蔬菜为主导,建成3个万亩蔬菜基地和青藏高原特色养殖园。工业依托石灰岩(储量1.22亿吨)、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形成建材、轻工产业集群。“八瓣莲花”非遗银铜器制作、酩馏酒酿造等特色产业带动文旅融合,乡村旅游年收入显著增长。 -
旅游亮点
塔尔寺(5A级)为核心,联动莲花湖、卡阳户外度假区等形成“一轴两心”旅游带。群加森林公园、上五庄花海、多巴国家体育训练基地提供生态与康体体验,年吸引游客220万人次。非遗展示、藏文化馆等深化文化沉浸式体验。
湟中正从传统农业县向文旅融合的现代化城区转型,其民族团结、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模式为高原地区发展提供样本。探索湟中,既能感受藏传佛教的庄严,也能见证乡村振兴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