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个一类,905个二三类
关于艰苦边远地区的划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主要划分标准
-
自然地理环境
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如高原、沙漠、边疆等。
-
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GDP、人均收入等指标评估。
-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涵盖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覆盖情况。
二、具体分类情况
(一)一类艰苦边远地区(379个)
主要集中在新疆、宁夏、甘肃、陕西等地,例如:
-
新疆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石河子市等;
-
甘肃 :兰州市红古区、白银市白银区等;
-
陕西 :延安市延川县、吴起县等。
(二)二类艰苦边远地区(905个)
覆盖更广的省区,包括内蒙古、云南、黑龙江等,例如:
-
新疆 :喀什市、和田市等;
-
云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
-
黑龙江 :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等。
(三)三类艰苦边远地区
主要指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凉山州等。
三、其他说明
-
地区数量差异
三类区数量最多,达984个县市区,涵盖全国大部分边疆和贫困区域。
-
动态调整机制
部分地区的分类会因经济发展、政策调整而重新划分,例如2006年曾新增四类区、五类区等。
-
政策关联
艰苦边远地区的划分与军人服役年限、专项政策等挂钩,如边疆地区服役可计入年限。
以上信息综合了《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及近年官方文件,具体划分以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