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后认定应届生身份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定义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当年应届毕业生 :
-
指的是在规定的年限内(一般为两年)毕业,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
-
户口、档案等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市场。
- 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 :
-
已经拿到毕业证,但毕业证的时间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2年,有些地方延长至3年)。
-
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无缴纳社保记录,且户口、档案等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市场。
- 特定地区和单位的认定 :
-
上海市人社局发布通知,放宽事业单位、国企岗位条件要求,毕业两年内均可报名,即使有社保缴纳经历或两年内工作过,也可以算作“应届生”。
-
各省市的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有些省份如浙江省允许22、23年的毕业生报考24年应届毕业生的职位。
- 其他注意事项 :
-
应届毕业生身份不仅仅是指即将毕业的专科大三或本科大四的学生,只要在择业期内,没有缴纳过社保,档案还保留在学校或者是人才市场,仍然具有应届生身份。
-
对于留学生,回国/内地后需要关注用人单位关于应届身份的界定方式,特别是对于想在大厂工作的留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国内大厂对于留学生应届身份的界定政策。
建议 :
-
确认所在地区和单位的具体政策 :不同地区和单位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有所不同,建议提前了解并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
保持档案和户口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人才市场 :这是认定应届生身份的重要条件之一。
-
注意劳动合同和社保缴纳记录 :在择业期内,尽量不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以免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