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对高额彩礼的规定,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法律层面的禁止性规定
-
民法典明确禁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以婚姻为名索取财物,但允许合理彩礼。若存在“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则属于违法行为。
-
包办、买卖婚姻的禁止
该条款同时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等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彩礼若与婚约绑定则可能被认定为借婚姻索取财物。
二、政策层面的综合治理措施
-
中央一号文件的持续部署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高额彩礼问题,强调通过“综合治理”推进移风易俗。例如:
-
2022年提出专项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
-
2023年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倡导党员、干部带头示范;
-
2024年鼓励利用乡村服务场所提供普惠性婚恋服务,降低人情负担。
-
-
地方性法规与政策创新
-
设定彩礼上限 :如江西省金溪县试点将彩礼上限设为6万元;
-
奖励机制 :宁夏通过“零彩礼证书”奖励国有景区门票优惠;
-
联合治理 :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公益性婚恋服务。
-
三、彩礼的财产性质认定
-
婚前给付的彩礼 :因未形成夫妻共同财产,通常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
婚后的彩礼 :若用于共同生活,则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四、其他相关规范
-
婚姻登记收费 :婚姻登记机关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并应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
打击违法行为 :加大婚托婚骗等与彩礼相关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总结
国家对高额彩礼的治理采取“法律约束+政策引导+地方试点”的综合模式,既明确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又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形成文明婚俗。建议当事人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处理彩礼问题,避免因习俗压力影响婚姻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