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主修课程涵盖电子、计算机、信号处理及通信系统设计等多领域知识,具体课程设置因院校和培养方向略有差异,但核心课程体系相对固定。以下是主要课程分类及典型课程示例:
一、基础课程(约40学分)
-
高等数学
提供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用于信号处理和系统分析。
-
线性代数
用于矩阵运算、特征值分析等,是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用于信道建模、误差分析及系统性能评估。
-
大学物理
包含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物理知识,为后续课程奠基。
二、电子与信号处理课程(约30学分)
-
电路分析
学习直流/交流电路、信号传输特性及分析方法。
-
模拟电子技术
掌握半导体器件、放大器设计及模拟电路应用。
-
数字电子技术
包括逻辑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分析等。
-
信号与系统
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及系统建模方法。
-
数字信号处理
侧重信号滤波、变换、压缩及图像处理技术。
三、通信原理与网络课程(约20学分)
-
通信原理
讲解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编码技术及通信系统架构。
-
信息论与编码
介绍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及纠错技术。
-
网络原理与协议
学习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及网络拓扑结构。
-
移动通信
覆盖蜂窝网络、无线接入技术及移动通信标准。
-
光纤通信
研究光纤传输原理、光纤器件及网络系统设计。
四、专业方向课程(约10学分)
-
无线通信 :涵盖无线信道、多址技术及传感器网络。
-
卫星通信 :介绍卫星轨道设计、传输链路及地面系统。
-
光通信技术 :包括光纤器件、波分复用及光网络。
-
电磁场与电磁波 :研究电磁场理论、天线设计及微波技术。
五、实践与设计课程(约10学分)
- 通信系统设计 :学习系统架构设计、性能评估及仿真工具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