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马原必考的十大原理:
-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
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学说) :
-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质量互变规律 :
-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适度原则: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防止“过”或“不及”。
- 辩证的否定观 :
-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即事物在发展中不断否定自己,又不断扬弃自己的消极因素,从而向前发展。
- 否定之否定规律 :
-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事物在发展中经历两次否定,每次否定都是对前一状态的超越,最终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
- 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要求认识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 :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是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的理论基础。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具体实例和案例,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