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会考中显微镜的考点,综合整理如下:
一、显微镜的结构
-
镜体组成
-
镜座:底座,支撑镜体
-
镜柱:连接镜座与镜臂的直立部分
-
镜臂:分左右,用于握持和移动镜筒
-
镜筒:装目镜和物镜,下方有转换器
-
物镜转换器:可旋转安装不同倍数物镜
-
目镜:靠近眼睛,用于观察放大图像
-
-
关键部件功能
-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通光孔
-
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通过不同大小光圈控制
-
反光镜 :反射光线,平面镜用于强光,凹面镜用于弱光
-
粗准焦螺旋 :快速调节镜筒升降,幅度大
-
细准焦螺旋 :精细调节镜筒,使物像清晰
-
二、显微镜的使用
-
操作步骤
-
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
对光 :转动转换器至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至白色圆形视野
-
观察 :将玻片标本置于载物台中央,先调粗准焦螺旋至物镜接近标本,再换高倍镜精细调节
-
整理 :观察完毕后关闭电源,擦拭镜片
-
-
注意事项
-
镜筒下降时需从侧面观察,避免物镜压碎玻片
-
换高倍镜前需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
光线不足时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强光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
三、显微镜成像原理
-
放大倍数 := 目镜倍数 × 物镜倍数(如40×目镜×10×物镜=400倍)
-
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虚像,上下左右均相反
-
面积放大 :放大倍数平方(如4倍放大,面积放大16倍)
四、典型应用与拓展
-
细胞观察 :需制作临时装片(如洋葱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结构
-
物象移动 :视野中物象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如物象向左移动,玻片需向右移动)
-
数码显微镜 :可拍照或录像,操作与双目显微镜一致
五、常见题型示例
-
显微镜结构识别 :通过图示判断物镜、目镜、光圈等位置
-
成像特点判断 :根据放大倍数判断是长度、面积还是体积放大
-
操作规范判断 :判断镜筒升降方向是否正确
以上内容覆盖了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成像原理及应用,建议结合教材图示和实验操作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