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官方信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共包含147所高校,较首轮140所新增了7所高校。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新增高校名单(7所)
新增的高校均为首次入选"双一流",包括:
-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湘潭大学(数学)
-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名单特点
-
淡化高校身份区分
第二轮名单不再划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有入选高校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强调以学科为基础的分类发展模式。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自主权
两校可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其他高校的学科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
学科布局调整
- 基础学科(数学、物理等)占59个
- 工程类学科180个
-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 复旦大学成为唯一拥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
-
动态调整机制
部分首轮学科被挂"警示黄牌"(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内蒙古大学生物学),需在2023年完成整改。
三、完整名单覆盖情况
147所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份,其中:
- 北京(34所,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江苏(16所,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 上海(15所,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 广东(8所,新增3所)
- 其他省份如山西、湖南等各有新增(详见的省市分布)。
四、官方文件与查询建议
完整名单可参考教育部官网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或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渠道获取。考生在选择时可重点关注新增高校的学科性价比,以及基础学科、工程类学科的优势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