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1-5级是科学评估个体日常生活活动独立性的分级体系,核心涵盖进食、穿衣、如厕等8项基础指标,通过量化评分划分从“能力完好”到“完全失能”五个等级。该体系广泛应用于老年人护理、康复评估及社会福利政策制定,为照护方案提供精准依据。
-
分级标准与核心指标
自理能力1-5级基于《中国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通过8项日常活动(如进食、修饰、洗澡)的完成度评分,总分对应不同等级:- 1级(能力完好):总分90分以上,完全独立完成所有活动。
- 2级(轻度失能):66-89分,需少量提示或辅助工具。
- 3级(中度失能):46-65分,部分依赖他人接触式协助。
- 4级(重度失能):30-45分,多数活动需大量帮助。
- 5级(完全失能):0-29分或昏迷状态,完全依赖他人。
-
评估的实践意义
分级结果直接影响照护资源配置。例如,1-2级可能仅需生活提醒设备,而4-5级需全天候护理。医疗机构常结合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细化评估,如控制大小便、床椅转移等项目的得分差异,进一步优化个性化护理方案。 -
特殊情况的等级调整
若评估对象存在认知障碍(如痴呆)或30天内发生多次跌倒等风险事件,需在原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例如,原本3级(中度失能)合并精神行为障碍时,调整为4级(重度失能)。
提示:定期复评是关键,尤其当健康状况变化或干预措施实施后,需动态更新分级以确保照护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