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通过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和扩大开放实现经济稳中求进,同时聚焦就业、教育、养老等民生关切。报告明确GDP增长5%左右、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等量化指标,并首次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释放出稳预期、强信心的强烈信号。
-
经济提质增效与产业升级
报告强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增长点。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2025年将延续创新驱动路径,单位GDP能耗再降3%。 -
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全文40余次提及“改革”,包括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财税体制改革(如消费税征收环节调整)及教育医疗领域变革。例如,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深化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直接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
民生保障力度空前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实施育儿补贴政策,强化就业优先导向——通过技能培训、薪酬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报告还明确严控房地产风险,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化解库存压力。 -
高水平开放与风险防控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报告提出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共建“一带一路”扩容升级。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动态调整高风险地区名单,平衡发展与化债关系。
当前经济回升向好需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报告通过量化目标与务实举措(如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传递确定性,既立足当下稳增长,又着眼长期竞争力培育。读懂这份报告,就能把握中国未来一年的发展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