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在地图上位于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地处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省、浙江省,西接湖北省、河南省,南邻江西省,北靠山东省。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内陆省份,在地图上属于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淮河的中下游,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地范围内。它大致处于东经114°54′至119°37′,北纬29°41′至34°38′之间,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其周边省份包括东部的江苏省和浙江省,西部的湖北省与河南省,南部的江西省,北部的山东省,形成了一个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战略区域,是沿江通海的重要省份之一。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安徽全省总面积达到14.01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22位,涵盖了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等多种地貌类型。淮河和长江是安徽境内最重要的两条水系,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也造就了南北气候和自然环境上的差异。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是中国东部的交通枢纽,紧靠长江经济带的腹地,具有沿江通海、接壤多地的重要战略意义。
在地图上,安徽省的东部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河网密布,是传统农业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而西部及南部则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黄山、九华山等知名山脉为标志,展现了安徽省独特的自然风光。安徽省的湖泊资源丰富,巢湖是其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让安徽成为兼备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省份。
纵观安徽在中国的地图位置,能够清楚地发现,其居中靠东的位置,既是连接华北与华东、华南与华中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成员。安徽独特的区位优势还赋予它贯通南北的水陆交通网络,如京沪高铁、沿江高速公路等重要线路贯通全省,使其不仅在国内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连接中国各大经济区和华东地区中起桥梁作用。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在地图上展现出以平原、丘陵、低山为主的多样化地貌,与多个省份接壤的独特地理条件,造就了它在历史、自然与经济上的重要意义。无论是探索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是了解安徽的经济与文化,定位安徽在地图上的位置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