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延迟退休政策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采取渐进式调整,男性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性分别延迟至55周岁或58周岁,并配套弹性选择机制与缴费年限调整。这一改革旨在适应人口老龄化、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同时兼顾劳动者多样化需求。以下是政策核心要点:
-
渐进式调整节奏
男性每4个月延迟1个月,15年后达63周岁;原55周岁退休女性同步调整至58周岁,原50周岁女性每2个月延迟1个月至55周岁。例如,2025年1月应退休者延至2月,5月退休者延至7月。 -
弹性选择空间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目前15年)可自愿提前退休(最长3年),但不得低于原法定年龄下限;也可与企业协商延迟退休(最长3年)。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原则,延迟退休将提高待遇水平。 -
缴费年限动态调整
2030年起,最低缴费年限每年增加6个月,逐步提高至20年。例如2030年退休需缴费15年6个月,2031年需16年,以此类推。 -
配套保障措施
政策同步完善大龄劳动者就业支持、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规则,并强化灵活就业者权益保障。失业保险金领取者可延至退休年龄,期间由基金代缴养老保险。 -
查询与规划工具
公众可通过人社部官网、“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小程序或12333热线查询个人退休时间,建议提前核验缴费年限并关注补缴政策。
总结:延迟退休是系统性改革,需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与社保权益综合考量。建议利用官方渠道获取精准信息,并关注后续配套细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