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考试官网承诺书是考生报名时必须签署的诚信考试协议,核心内容包括如实填报信息、遵守考场纪律及承担违规法律责任。其法律依据明确,违规行为将触发《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情节严重者面临刑事责任。承诺书通过网上确认环节生效,是维护考试公平的重要保障。
-
法律效力与违规后果
承诺书明确援引《刑法修正案(九)》及司法解释,将组织作弊、替考等行为定性为刑事犯罪。例如,非法出售试题答案或使用通讯工具作弊均属“情节严重”,可能面临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从重处罚。考生需意识到,签署即代表接受法律约束。 -
承诺内容的三重约束
一是信息真实性,虚假报名将导致无法考试或注册学籍;二是考场服从性,包括配合监考检查、不携带违禁物品;三是诚信保证,如作弊自愿接受处罚。部分省份还要求残疾考生额外提交证明材料,体现政策包容性。 -
签署流程与时效性
考生需在每年10月左右的网上确认阶段签署电子承诺书,2025年版本已随研招网公告同步更新。未完成签署视为报名无效,且考前10天需自行打印准考证,二者缺一不可。
提示:承诺书不仅是形式要求,更是对个人信用的考验。建议考生提前研读最新版原文,避免因疏忽触碰法律红线。诚信应考既是对规则的尊重,也是对学术初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