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与“大思政课”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是覆盖教育全环节的宏观工作格局,后者是聚焦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的课程创新模式。
-
内涵差异
“大思政”强调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包括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维度协同。而“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程的拓展形式,通过联动“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将理论教学与国情实践深度融合。 -
实施范围
“大思政”涉及教育系统内外所有相关主体(如教师、管理者、社会力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状结构;“大思政课”则主要围绕思政课展开,注重教学场景、资源和方法的创新,如案例教学、实地调研等。 -
目标侧重点
“大思政”旨在系统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力和影响力,而“大思政课”更关注通过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例如结合时政热点、红色基地等鲜活素材。
理解两者差异,有助于更精准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宏观布局与课程实践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