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工作十大亮点集中体现了国家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全面升级与创新实践。2024年各地通过党建引领、红色教育、创业扶持、数字赋能等举措,推动退役军人事务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
党建引领激发退役军人奋进力量。多地打造“党建红帐篷”“兵BA”等志愿服务品牌,将党建工作与退役军人服务深度融合,涌现出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典型。例如,龙岗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项目获广东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赛党建引领类二等奖。
-
红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组建老兵宣讲团、开展“国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成为常态,全年举办革命传统教育宣讲超百场,覆盖数十万人次。陇南市通过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短片,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
创业扶持释放退役军人潜能。无人机飞手培训、军创企业孵化等特色项目助力退役军人转型,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涌现出多个获奖项目。龙岗区培育的军创企业华锴信息技术公司研发项目获国家级二等奖。
-
“兵支书”赋能基层治理。全国多地推行“兵支书”机制,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书记比例显著提升。广东省“最美兵支书”徐敏金等典型人物,在矛盾化解、平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中山市东区街道构建“AI政策精准服务系统”,实现7×24小时智能咨询;龙岩市运用“1234”工作法为烈士寻亲,全年成功为91名烈士找到亲属。
-
双拥共建拓展社会化拥军。眉山市建成30公里城市双拥主轴线,招募拥军商家超千家;陇南市举办双拥文艺晚会,形成“荣军即时尚”的社会氛围。
-
优抚保障升级医疗优待。多地公立医院对退役军人实行“三优”医疗服务,交通、文旅优待范围从本地扩展至全国。龙岩市率先上线退役军人金融服务专区,破解创业融资难题。
-
志愿服务彰显军人担当。信阳市“前锋”志愿服务队、龙岩市“古田军号”志愿服务队等197支队伍,在抢险救灾、生态保护中表现突出,多名成员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
英烈褒扬守护精神丰碑。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纳入党员教育基地,公祭活动、英烈事迹展陈常态化开展。两当县陈红军烈士展陈室成为红色教育新地标。
-
系统练兵强化服务能力。眉山市开展“百日大练兵”活动,龙岗区实施“沙场秋点兵”专项考核,通过业务竞赛、案例评选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当前,退役军人工作正以政策创新、科技应用、社会协同为驱动,持续提升服务精准度与满意度。未来需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尊崇军人”从制度设计转化为全社会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