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概括题的答题思路需要结合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题型理解与分类
-
单一要素概括 :针对原因、做法、问题、意义四要素中的单一要素进行概括(如“某政策实施效果”可概括为“效果显著”)。
-
多要素概括 :需同时概括多个要素,如“某城市发展”可包含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维度。
-
分类概括 :根据材料内容将问题分门别类(如政策类、社会现象类)。
-
对比概括 :通过不同主体、时间或要素的对比分析(如“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对比)。
二、答题步骤与技巧
-
阅读与标记
-
快速浏览材料,标注关键词句(如转折词“但是”“因此”)和段旨句。
-
使用标记符号(如G1、G2)标注材料性质(如“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价值(关键/一般问题)。
-
-
过滤与归类
-
剔除与主题无关的信息,聚焦核心问题。
-
按照问题类型(原因、做法、问题、意义)或材料主题进行分类。
-
-
归纳与提炼
-
采用“删繁就简法”,提取人物、事件等核心要素,舍弃细节。
-
运用“问题归因法”构建“问题树”,从根源分析问题。
-
-
结构化表达
-
采用“总-分”结构,先概括整体情况,再分点说明细节。
-
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口语化表达。
-
三、注意事项
-
突破思维瓶颈
- 遇到复杂问题时,通过排除法或关联词语(如“只有……才……”)理清逻辑关系。
-
时间管理
- 申论考试时间紧张,需控制在200字左右,建议每类题型分配合理时间。
-
模拟训练
- 通过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熟悉题型特点和评分标准。
四、示例应用
以“某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例:
- 原因 :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市场需求。- 做法 :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人才引进。- 问题 :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基础设施薄弱。- 意义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以上思路与技巧,可系统提升概括题的答题能力,建议结合具体题型进行针对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