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学科,现统一调整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下的能源动力系。该专业聚焦能源高效转化、动力系统研发及环保技术,核心培养方向包括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制冷与新能源开发,是支撑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学科领域。
-
学科定位与演变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源于20世纪50年代细分的小专业(如锅炉、制冷等),1998年合并为统一专业,2012年教育部调整为现名。其学科基础涵盖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环境科学等交叉领域,专业代码为080501,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核心学习内容
课程体系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为三大支柱,结合机械设计、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掌握能源转换、系统优化及减排技术。实践环节占比高,包括40周以上的实习与项目设计。 -
就业与研究方向
毕业生可进入能源、电力、汽车、环保等行业,从事设计、研发或管理,典型岗位如热能工程师、制冷系统设计师。研究分支覆盖传统能源升级(如燃煤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如太阳能热发电)。 -
跨学科特性
专业融合环境工程、材料科学及信息技术,例如通过数值模拟优化能源系统,或开发低碳制冷技术,体现“宽基础、强应用”的特色。
提示:选择该专业需扎实的数学与物理基础,并关注行业动态(如碳中和政策导向),以适应能源转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