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构成妨害作证罪一定会被吊销执业证书,这是《律师法》的强制性规定,且司法实践中已有多个案例印证。关键点包括:①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即触发吊销程序;②妨害作证行为无论发生在刑诉或民诉中均适用;③吊销决定由省级司法行政部门作出,终身禁业风险极高。
-
法律依据明确
《律师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必须吊销执业证书。妨害作证罪作为故意犯罪,无论适用《刑法》第306条(刑诉中专罪名)还是第307条(一般罪名),均符合吊销条件。 -
司法实践严格执行
北京市司法局2022年针对律师于某的判例显示,其因妨害作证罪被判有期徒刑9个月后,执业证书随即被吊销。贵州律协2023年通报的案例中,两名律师同样因该罪名被吊销证书并取消会员资格。 -
行为范围覆盖广
包括指使他人作伪证、威胁证人、虚假陈述等行为。例如,律师在民诉中教唆证人回避关键事实,或隐瞒己方掌握的证据,均可能构成犯罪。 -
程序自动触发
司法机关无需重复调查,可直接依据生效判决作出处罚。如贵州案例中,律协在法院终审裁定后立即启动吊证程序。
提示:律师执业需严守证据规则,任何试图干扰司法公正的行为不仅面临刑责,更将终结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