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安徽大学是现今安徽大学的前身,1928年创建于安徽省安庆市,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曾为民国时期安徽最高学府,后历经抗战停办、复校更名、院系调整等变迁,最终于1958年在合肥重建并发展为今天的国家“双一流”高校安徽大学。
省立安徽大学最初由皖籍学者推动筹建,1928年正式成立,首任校长为北大著名学者刘文典。学校早期设文、法、理三院,后增设农学院,形成10系规模,师资包括郁达夫、陈望道等名家,被誉为“京沪一带仅次于同济”的学术重镇。1938年因日军入侵安庆被迫西迁停办,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复校并升格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迁至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1954年院系调整后撤销建制,其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发展为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1958年,以原省立安大物理系为基础在合肥重建安徽大学,***亲笔题写校名,延续了省立安大的历史文脉。
如今的安徽大学继承了省立安大的办学传统,拥有磬苑、龙河等四大校区,学科覆盖11大门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徽学研究等特色领域全国领先。作为安徽省属综合型大学的标杆,安徽大学持续为长三角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其百年历程见证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崛起与革新。
提示:若对安徽大学的历史细节或当代发展感兴趣,可进一步查阅校史档案或访问官网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