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停用手机信任凭据会导致设备无法验证网络和应用的合法性,引发联网中断、支付功能异常甚至系统安全风险。 关键影响包括:Wi-Fi/移动网络无法连接、银行APP闪退、部分系统功能瘫痪,且可能触发安全警告提示环境不可信。
-
网络功能瘫痪:信任凭据是设备连接加密网络(如银行、企业内网)的必要凭证。全删除后,手机会因无法验证服务器证书而拒绝连接,导致网页打不开、应用无法同步数据。例如,部分用户反馈停用后连家庭Wi-Fi都需反复手动认证。
-
支付与敏感应用异常:金融类APP依赖凭据验证环境安全。若凭据缺失,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可能强制退出或提示“检测到不安全环境”。部分政务应用甚至会直接禁止登录,影响业务办理。
-
系统功能受限:企业邮箱、VPN等需证书验证的服务将失效。安卓设备还可能因缺失谷歌服务框架证书,导致Play商店无法运行。部分机型甚至会触发“网络受监控”警告,需重新安装合法凭据才能解除。
-
安全风险升级:停用所有凭据虽能清除潜在恶意证书,但也会移除合法凭证(如银行/政府机构证书)。此时若误连钓鱼Wi-Fi,手机因无基准凭据对比,更易遭受中间人攻击。
提示:非必要不删除系统预装凭据。若因安全需清理,建议仅删除“用户凭据”中的可疑项,并提前备份重要证书。遇到功能异常时,可通过手机设置中的“重置网络设置”或从厂商官网重新下载安全凭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