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录取分先后,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这意味着录取时,考生会先按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再依次检索其填报的志愿。若考生符合A志愿条件,则直接投档到A志愿学校;若不符合,则检索B志愿,依此类推,直到找到符合条件的志愿或所有志愿检索完毕。
1. 分数优先:考生成绩是决定投档顺序的核心依据
在平行志愿录取中,考生的分数是第一位的。每个批次录取时,系统会先将所有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优先检索其志愿,一旦有符合条件的志愿,即可被投档。这种规则确保了高分考生的优先录取权。
2. 遵循志愿:志愿顺序影响投档结果
尽管是“平行志愿”,但志愿的填报顺序依然重要。如果考生的成绩足够高,可以覆盖多个志愿学校,系统会优先检索靠前的志愿。如果A志愿符合条件,则直接投档到A学校,即使B志愿的分数要求更低,也不会被检索到。
3. 一次投档: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即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一旦被投档到某所学校,无论是否被录取,后续志愿将不再被检索。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合理排序,确保高分志愿在前。
4. 不再补档:未被录取的考生需进入下一批次
若考生未被任何志愿学校录取,则不能在当前批次补录,需等待下一批次录取。这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仅要考虑分数匹配,还要兼顾志愿梯度的合理性。
总结与提示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核心在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考生需根据自己的成绩和意愿合理排序志愿。填报志愿时,建议将最想去的学校放在前面,同时兼顾分数梯度和学校层次,避免志愿扎堆或断层,从而提高录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