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三要素的三大核心指标为色调(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而色彩三原色分为两类: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RGB),色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CMY)。三者共同构成色彩理论的基础。
-
色调(色相)是色彩的首要要素,由光的主频率决定,代表颜色的相貌特征,如红、黄、绿、蓝、紫等基本色相,以及橙、绿、紫等间色。色调通过色相环直观展示,冷暖色调直接影响心理感受,例如暖色系(红、橙)传递活力,冷色系(蓝、绿)带来宁静。
-
明度体现颜色的明暗程度,范围从0(纯黑)到10或100(纯白)。高明度色彩如白色显得明亮轻快,低明度色彩如黑色显得深邃沉稳。明度在色彩搭配中起平衡作用,常用于突出重点或营造层次感。
-
饱和度(彩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数值越高越接近纯色,反之则越灰暗。例如纯红色饱和度为100%,加入白色稀释后呈粉红色,饱和度降低。色彩饱和度直接影响视觉冲击力,高饱和度色彩更具吸引力,适合强调元素。
色彩三原色中,光的三原色(RGB)通过加色混合产生白光,适用于电子屏幕;色料的三原色(CMY/CMYK)通过减色混合形成黑色,用于印刷。理解三要素与三原色的关系可精准控制色彩效果,例如设计中利用补色原理(如红与绿)增强对比,或通过调整明度和饱和度优化视觉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