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16市GDP排名揭晓,合肥、芜湖双核领跑,铜陵成增速“黑马”,多市梯队竞争激烈
2024年安徽16市GDP排名中,合肥以13507.7亿元稳居全省首位,继续拉开与第二名芜湖(5120.5亿元)的差距,双核格局稳固;铜陵以6.5%的增速位列第一,成为增长最快的城市,而芜湖、池州分别以6.4%、6.3%紧随其后,全省8市增速突破6%。
-
双核驱动:合肥、芜湖经济领先,占全省36%的份额
合肥作为省会,2024年GDP达1.35万亿元,首次进入全国城市GDP前二十名,其“6+5+X”产业集群战略成效显著,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迅猛。芜湖GDP突破5000亿元,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带动经济跃升,填补了安徽5000亿至10000亿元规模城市的“断档”。 -
梯队分化:多市竞争升级,经济总量差距缩小
GDP“3000亿”“2000亿”梯队竞争白热化。阜阳、安庆以3609.8亿元和3156亿元位居前列;马鞍山、滁州依托长三角产业转移持续增长;宣城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亳州反超宿州排名第七,而六安与蚌埠仅差6亿元,未来格局仍存变数。 -
增速亮点:铜陵崛起,多市新兴产业带动高增长
铜陵以6.5%的增速领跑全省,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动力电池、半导体等新增长点形成,进出口额与工业产值大幅提升。另有7市增速超6%,如芜湖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2.2%,池州规上工业增速11.9%,亳州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8.1%,均体现经济动能转换成效。 -
区域特色:城市定位差异化推动协同发展
滁州、马鞍山借力南京都市圈辐射,承接产业转移;黄山、池州聚焦生态旅游;淮南依托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铜陵则通过技术合作与项目落地激活新增长极,安徽整体呈现“双核带动、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
安徽16市排名既反映存量优势,也彰显增量潜力,随着新兴产业与区域协同战略深化,未来经济版图将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