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35铁路规划图的核心目标是构建覆盖全国、智能高效的现代化铁路网络,实现高铁通达50万人口以上城市、普速铁路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并形成“1-2-3小时”高铁出行圈。
-
高铁网络扩容与智能化
到2035年,全国高铁里程将达7万公里,重点填补主通道缺失段(如沿江高铁),并推进智能高铁技术,包括北斗导航、5G融合和自动驾驶系统。例如,京雄城际等线路将率先实现时速350公里的全自动驾驶运营。 -
普速铁路的广度与深度
普速铁路总里程预计突破13万公里,连接资源富集区、主要港口及边境口岸,强化中西部和偏远地区的通达性。例如,川藏铁路等工程将显著提升边疆地区的运输能力。 -
城际与市域铁路的“公交化”
城市群内将形成1-2小时交通圈,通过改造既有线路(如北京市郊铁路)和新建双线,实现通勤列车高频次开行。北京2035年规划的12条市郊铁路(总长874公里)即为例证。 -
综合枢纽的“零换乘”体验
未来铁路枢纽将整合高铁、城际、地铁及机场资源,例如上海东站和郑州“米字形”枢纽,通过立体化设计缩短换乘时间,提升物流与客流效率。
2035年的铁路网不仅是交通变革,更是区域经济协同的催化剂。 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这张蓝图将重塑中国的时空距离,而技术迭代与绿色理念的融入,将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