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般无权直接通过身份证和姓名查询学历,即便查到学历造假通常也不会拘留,但存在特殊情况;若伪造学历证件等可能面临拘留等处罚。
-
企业常规查学历方式无权拘留:企业不能随意通过公安系统或非正规渠道仅凭身份证和姓名查学历,需员工授权通过学信网等正规平台核实。若发现学历造假,企业通常采取解约、索赔等民事措施,但无权直接报警拘留员工。
-
仅学历造假不涉及伪造证件一般不拘留:若员工仅提供虚假学历证书(如PS毕业证),但证书本身是“真实存在”的(如仿冒某高校正规模板),且未伪造公章或公文,通常属于民事欺诈,企业可解除合同并索赔,但警方不会因此拘留。例如某员工伪造某大学毕业证应聘,被发现后仅被解雇,未涉及刑事或治安处罚。
-
伪造公文或公章可能被拘留:若员工不仅学历造假,还涉及伪造高校公章、公文(如假的录取通知书、学历认证文件),或购买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如假的学位证),则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可处5-15日拘留及罚款。例如某人私刻高校公章制作假毕业证应聘,被警方查处后拘留。
-
特定身份岗位造假后果更严重:报考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或涉及国家安全等岗位时,学历造假可能被认定为“骗取公职”,根据《刑法》第280条等条款,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刑,但单纯拘留需结合伪造行为证据。例如某人伪造硕士学历考入国企,案发后被行政处罚。
企业正常查学历不会导致拘留,员工仅需承担民事责任(解约、赔偿)。但伪造证件、公章或涉及特殊岗位时,可能面临拘留甚至刑事处罚,求职者务必遵守诚信原则,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