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医疗期表格是用于计算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可享受的医疗期时长及累计计算周期的工具,核心依据为实际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 关键亮点包括:医疗期分3-24个月不等,计算周期为医疗期的2倍左右,且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
-
医疗期时长判定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医疗期规定》,医疗期由两个因素决定:-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或10年以上;
- 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5-10年、10-15年等分段。
例如:实际工作10年以下且本单位工作5年以下的职工,医疗期为3个月;若本单位工作5年以上,则延长至6个月。
-
累计计算周期
医疗期需在特定周期内累计使用,例如3个月医疗期需在6个月内累计计算,6个月医疗期则对应12个月周期。病休第一天起算,含公休日和节假日,超期未用完的医疗期作废。 -
医疗期待遇与限制
- 工资保障:病假工资可低于最低工资,但不得低于其80%;
- 解雇保护:医疗期内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期满需延续至医疗期结束;
- 特殊情形:患癌症等重病职工,经批准可延长医疗期。
-
应用场景与误区
- 初级会计考试重点:医疗期规则是《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需掌握表格对照法;
- 常见混淆:医疗期≠病假期,前者是法定解雇保护期,后者需企业审批。
总结:医疗期表格是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工具,准确运用可避免法律风险。建议结合具体案例练习,或通过初级会计题库强化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