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消防制度和规定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规范,涵盖预防、管理、培训及应急响应等方面。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核心内容:
一、基本管理原则
-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通过定期检查、隐患排查和培训教育,降低火灾风险,并制定灭火方案。
-
谁主管,谁负责 :明确物业企业、项目负责人及部门、班组的消防职责。
二、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
-
消防安全责任制
-
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总经理为直接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及维修人员为具体责任人。
-
设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消防工作。
-
-
岗位设置与资格要求
-
消防控制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需持《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
-
其他消防岗位需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并考核。
-
三、设施设备管理
-
消防设施维护
-
定期检查自动喷水系统、消火栓、灭火器等设备,确保完好有效。
-
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保持畅通,疏散标识明显。
-
-
电气与装修规范
-
严格电器安全使用规定,禁止超负荷用电和私拉乱接。
-
高层建筑装修材料需符合耐火等级要求,电线需包裹难燃管。
-
四、日常管理制度
-
值班与交接班
-
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岗位交接班制度,交接时需检查设施设备并记录异常情况。
-
值班人员需坚守岗位,严禁脱岗、替岗或饮酒。
-
-
培训与演练
-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消防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培训。
-
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
五、监督与检查
-
隐患排查与整改
- 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劝阻无效时报告公安机关。
-
档案与记录管理
- 建立消防档案,记录设施维护、培训演练及事故处理情况,确保可追溯性。
六、应急响应机制
-
火灾报警与处置
-
发生火警后立即疏散人员,拨打“119”报警,并组织自救。
-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优先使用消火器初期灭火。
-
-
联动控制要求
- 报警联动设备需保持自动状态,确保火灾时能迅速切换为自动控制。
以上制度需结合物业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确保符合《消防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