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公民教育政策聚焦教育公平与普惠发展,通过立法保障平等受教育权、扩大免费教育试点、强化阳光招生监管三大核心举措,实现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的全面优化。
-
立法保障平等权利
新施行的《学前教育法》明确学前儿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共同构建法律保障体系。政策严禁招生歧视,要求学校在入学、升学等环节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特别强调对特殊群体(如困难家庭、残障儿童)的优先保护。 -
免费教育试点扩容
多地推行学前教育三年免费政策,如新疆阿克苏地区每生每年补助2800元,覆盖保教费与伙食费;义务教育阶段延续“两免一补”,寄宿生补助提升至小学1250元/年、初中1500元/年,非寄宿困难学生按50%发放。浙江、青海等省份计划逐步扩大学前免费范围。 -
阳光招生专项行动
北京市率先落实教育部要求,严禁以竞赛证书、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全面取缔“掐尖招生”。通过统一入学平台、纪检监察全程监督,确保招生透明化,减轻家庭焦虑。
2025年教育政策以法律为基石、以普惠为导向、以监管为保障,系统性推动教育公平落地,为每个公民提供更平等的成长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