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立案审核通过后,法院将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核心步骤包括:向被执行人送达法律文书、全面调查财产、采取强制措施(如冻结、拍卖),申请人需主动配合并提供财产线索。
-
法律文书送达与财产调查
法院会在立案后3-7个工作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文书,责令其限期履行义务,同时通过“总对总”“点对点”系统查询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申请人可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实时查询案件进展。 -
强制措施实施与财产处置
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将依法冻结银行账户、查封不动产、扣押车辆,并启动评估拍卖程序。申请人可申请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名单或限制高消费,但需提供其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证据。 -
申请人协作与执行监督
主动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线索(如股权、社保、公积金等),必要时可委托律师申请调查令调取详细资料。对执行行为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执行异议或申请执行监督。
提示:执行程序效率与申请人配合度密切相关,建议定期联系承办法官并关注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同时注意2年申请执行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