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机构报名7年后要求退费的情况存在,但难度极大且存在诸多风险,需谨慎辨别。
-
退费政策及霸王条款
尚德机构长期存在“报名7日后不退款”等格式条款,此类限制被多地消费者投诉涉嫌霸王条款。消费者在实际退费时,常被要求扣除高额注册费(如25%),或以“已开通课程”“超期”等理由拒绝退款,即便课程未实际使用。例如,有消费者在未开课情况下申请退费仍遭拒绝。 -
退费骗局频发
尚德机构因退费困难引发大量投诉,导致不法分子借机诈骗。消费者常收到伪造的“官方退费通知”(如快递寄送“全国12315平台”信函),诱导扫码下载虚假软件购买基金。骗子利用精准的个人信息获取信任,先给予小额收益诱骗,再以“操作失误”为由诱导高额转账,最终卷款消失。 -
教学质量与承诺不符
课程质量与宣传严重脱节是常见投诉点。例如,部分课程被指直播内容冗长、讲师偏离考点,导致消费者无法通过考试却无法退费。付费后可能出现休学服务期限不明、强制续费等问题,进一步加剧退费难度。 -
法律与权益保障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格式条款不得侵害消费者权益。若合同中未明确“7日限制”或存在歧义,消费者仍可主张退费权利。机构单方规定“不予退款”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条款。建议消费者保留合同、宣传资料及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
平台与机构责任划分
部分消费者反映在尚德机构APP中遭遇强制分期**(如未明确告知第三方金融机构),导致退费时需连带偿还**本息。此类现象揭示机构可能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消费者应警惕“培训贷”等新型风险。
若遭遇退费困难或疑似诈骗,应优先向市场监管部门(如12315平台)投诉,并通过法律途径**。盲目点击陌生链接或签署文件可能导致损失扩大,务必核实官方渠道信息以确保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