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QS中国大学排名前100强中,清华大学位列全球第20名,北京大学第14名,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进入全球前50,中国内地高校表现强劲,尤其科研能力和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其中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7所学校排名提升显著。
中国内地高校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竞争中展现强劲实力,多所顶尖大学排名持续攀升。2025年QS排名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位列全球第20名和第14名,较上一年度小幅提升。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成功跻身全球前50名,分别位列第39和第45。浙江大学与去年相比上升2位,排名第4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分别位列第133名和第145名,同济大学与武汉大学首次携手进入全球前200,排名分别为192和194。在众多高校中,值得注意的是同济大学,从第216位跃升至192位,提升幅度显著。
不仅综合性大学,专业领域较强的高校也表现不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452名)、北京理工大学(第302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第252名)等理工类院校尽管排名相对靠后,但仍然在全球高校中稳居中游地位。南方科技大学等新兴院校也以第284位崭露头角,体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创新改革的潜力。除了传统名校,深圳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也逐步形成特色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地仍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北京地区多所985高校在全球具备较高声誉,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上海则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首;南京和武汉分别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体现出中国优质高校的区位集中效应。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在全国大学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比全球其他大学排名,QS体系注重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国际研究网络以及可持续性发展,而中国内地大学的持续进步体现了教育与科研质量的长足提升。对于学生和家长,QS排名是选择留学目的地或者国内高校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也要综合考量个人专业需求及未来就业趋势做出最适合的选择。根据软科排名,2025年有60所中国内地高校登上QS世界大学排名,其中42所进入全球前500,进一步展现了中国大学正在稳步迈向世界学术舞台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