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灾的真实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综合了市场泡沫、杠杆风险、政策调控及投资者行为等多方面因素:
-
市场泡沫与估值过高
2014年底至2015年初,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后一路飙升,6月12日达到5178.19点,平均涨幅达3倍以上。个股普遍存在4-6倍泡沫,市场情绪极度狂热,最终因泡沫破裂引发剧烈调整。
-
杠杆资金过度扩张与风险失控
杠杆融资成为牛市核心推动力,但去杠杆政策收紧后,大量高杠杆账户被迫平仓,导致市场供血不足。场外融资渠道被禁止后,投机资金外逃加剧恐慌,形成恶性循环。
-
政策调控与去散户化引发市场动荡
国家出台政策限制场外融资、加强监管,导致散户资金大量流出。去散户化政策削弱散户信心,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加剧了股灾的蔓延。
-
做空机制与机构行为加剧下跌
股指期货做空策略被激活,做空者通过卖出股指获利吸引更多资金入场做空,形成“空头回补”效应。机构投资者在高位减仓,进一步推低市场估值,触发连锁反应。
总结 :股灾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市场过度投机、杠杆风险失控、政策调控失误及做空机制的触发,最终导致系统性风险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