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三大显著特征:全面性、统筹性和人民性。 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国家安全的广泛内涵,还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思维和方法。
全面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特征之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多个领域。这种全面性意味着国家安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和国土安全,而是扩展到国家发展的各个层面。例如,经济安全强调国家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科技安全则关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全面性的视角,国家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
统筹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统筹性强调在维护国家安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协调不同领域的安全需求。统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统筹,既要维护国内安全稳定,又要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二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统筹,既要应对传统的军事威胁,又要防范恐怖主义、网络攻击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三是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安全,在安全中促进发展。通过统筹协调,国家能够实现安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安全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人民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最终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和利益。国家安全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事务,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确保人民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二是鼓励人民参与国家安全建设,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三是关注民生问题,将国家安全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例如,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国家不仅要加强疫情防控,还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稳定。通过人民性的体现,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三大特征——全面性、统筹性和人民性——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通过全面认识、统筹协调和以人民为中心,国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实现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