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政审三代的核心标准因岗位性质而异:普通岗位通常审查本人及父母两代,而政法、涉密等特殊岗位需追溯至祖父母、外祖父母三代,重点核查亲属的政治立场、犯罪记录及社会信用。
-
审查范围分级
普通行政岗(如教育局、税务局)仅需提交父母及配偶的无犯罪证明,轻微违法(如酒驾)不影响录用;政法系统(公检法、监狱)则需三代直系亲属(父母、祖辈)及密切旁系亲属(如共同生活的舅舅)无犯罪记录,涉及危害国家安全、邪教等“八大重罪”直接淘汰。 -
关键审查内容
- 政治立场:亲属是否参与非法组织、发表危害国家安全言论,涉密岗位还会核查海外关系及社交媒体历史。
- 刑事记录:直系亲属若因重罪(贪污、贩毒)服刑或正在服刑,特殊岗位政审不通过;普通犯罪(如已结案的打架斗殴)通常不影响普通岗位。
- 征信与道德:本人信用卡严重逾期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直接淘汰,亲属债务纠纷无刑事牵连则不影响。
-
常见误区澄清
- “断绝关系可规避审查”:血缘关系无法法律切割,隐瞒反而构成诚信问题。
- “旁系亲属无需申报”:政法岗位需主动说明兄弟姐妹等旁系的犯罪记录,尤其是重罪。
- “历史问题株连”:祖辈普通历史问题(如文革时期非政治案件)通常不追溯,除非涉及现行政治犯罪。
总结:政审的核心是“人岗匹配”,考生应提前自查家庭背景,普通岗位可放宽心,特殊岗位需谨慎评估风险。报考前咨询招录单位最新细则,确保材料真实完整,避免因信息差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