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不处罚,立案后调查
派出所报案和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概念与性质不同
-
报案
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公安机关报告犯罪行为或线索的行为,属于当事人主动寻求法律保护的行为,不直接启动刑事程序。
-
立案
是公安机关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后,确认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时启动的正式刑事诉讼程序,标志着案件进入侦查阶段。
二、处理结果与程序不同
-
报案
-
结果 :公安机关必须接受所有报案,但无需立即处理,需进行初步审核。
-
程序 :接警人员登记案件信息,制作笔录,初步判断是否属于管辖范围。
-
-
立案
-
结果 :经审查确认有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时启动侦查,无犯罪事实则不予立案。
-
程序 :包括初查(询问、勘验等非强制措施)、审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批准立案、侦查取证、移送审查起诉等环节。
-
三、职权与权限不同
-
报案 :公安机关无权直接处理,需依职权决定是否立案。
-
立案 :公安机关获得侦查权,可采取询问、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四、法律依据与监督不同
-
报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1条,公安机关必须接受。
-
立案 :需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75条条件,且受检察机关监督。
总结流程图
报案 → 受理 → 初查 → 审查 → 立案 → 侦查 → 审查起诉 → 审判
示例 :某人报警称盗窃,公安机关先登记受理,经调查发现存在犯罪事实且符合立案条件后,才会启动侦查程序。
通过以上区别可知,报案是刑事程序的起点,而立案是进入正式调查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