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格式的核心要素包括:规范的标题层级、清晰的目录结构、统一的字体与段落格式、准确的引用标注以及完整的附录与致谢部分。 这些要素共同确保论文逻辑严谨、可读性强,符合学术规范。以下是具体要点解析:
-
标题层级与章节划分
主标题(如“第一章”)采用三号黑体居中,二级标题(如“1.1”)用小四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如“1.1.1”)需缩进并采用五号楷体。章节编号建议使用“1.1→1.1.1”的递进式结构,避免混乱。 -
正文格式规范
正文内容统一用五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0磅,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图表需按“图1-1”“表2-3”编号,标题置于图表上方(黑体小五号),来源说明用楷体标注于下方。 -
参考文献与引用标注
引用部分需在正文右上角标注序号(如[1]),文末参考文献按GB/T 7714标准列出,期刊论文需包含作者、题名、刊名、年份卷期;书籍需注明出版社和页码。 -
附录与致谢的完整性
附录放置问卷、代码等补充材料,标题用“附录A”“附录B”区分;致谢部分独立成页,语言简洁,避免使用非正式表达。
遵循上述格式能有效提升论文的专业性,建议在定稿前使用学校模板反复核对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