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法律常识是每个公民的必备素养,50个关键知识点涵盖《民法典》核心内容、日常**要点及法律风险防范,从胎儿继承权到正当防卫界限,从合同签订陷阱到诉讼时效计算,系统梳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则。以下分点详解高频法律常识:
- 民事行为能力划分:8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后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精神障碍者需经法院认定。
- 监护制度:居委会、民政部门可担任临时监护人;老年人可书面指定监护人,保障失能后权益。
- 合同效力:格式条款未协商则可能无效,法定代表人越权签约仍可约束法人,但恶意串通除外。
- 物权保护:预告登记后未经同意处分房产无效,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自动续期。
- 债务责任:个体工商户家庭经营需以家庭财产偿债,担保人明知违法仍代理则承担连带责任。
- 诉讼时效:普通案件3年,最长保护期20年;分期债务从最后一期届满起算,抚养费请求权不适用时效。
- 婚姻财产:离婚协议未登记不生效,婚前个人财产不因婚姻转化,但约定除外。
- 侵权责任:正当防卫过当需赔偿,紧急救助致损免责,高空抛物整栋楼可能连带赔偿。
- 劳动权益:工伤认定含上下班交通事故,非主责可申请,单位未缴社保需赔偿损失。
- 刑事风险:自卫过当可能涉刑,肇事逃逸加重处罚,故意毁财超5000元可追刑责。
提示:法律条文随司法解释动态调整,遇复杂纠纷建议保留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常识缺失导致权益受损。定期关注立法更新,将法律意识融入日常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