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核心在于突破传统增长模式瓶颈、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实现民生福祉与经济增长良性循环。其必要性体现在三个维度:创新驱动重塑竞争力、协调可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开放共享激活长期增长动能。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仅依赖低成本劳动力或资源消耗的模式难以为继。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如维信诺从实验室OLED技术起步,20年坚持终成全球屏幕产业领军者,印证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掌握定价权。类似华为、大疆等企业通过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环节,不仅创造70%以上的全国技术创新成果,更推动中国制造向“智造”跃迁。这种转型直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而非资源透支。
协调与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老板电器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实现效率提升45%、不良率降至1%以下,展示了传统产业升级对质量变革的示范效应。粤港澳绿色农产品基地通过集约化物流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8%以内,证明高效供应链能同时降低企业成本与消费者负担。这种“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正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开放与共享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传化集团从自行车创业到业务覆盖全球的案例表明,参与国际竞争倒逼企业提升标准。而“投资于人”政策通过教育、医疗等民生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既缩小收入差距又培育新消费群体。数据显示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80%,印证了“民生改善-消费升级-经济增长”的闭环逻辑。当前中国与150多国建立贸易关系,多元市场布局有效对冲外部风险。
面对百年变局,高质量发展既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创造新需求的战略路径。当防癌仪器等创新产品打开万亿级市场时,经济增长的飞轮便有了新动力。关键在于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让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在转型升级中找到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