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代化的核心路径在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本质是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内需潜力释放与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自立自强与全球竞争力提升。这一路径选择既立足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又顺应全球化新趋势,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主动。
- 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依附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将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例如,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攻关“卡脖子”技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 内需主导激活市场潜力。依托14亿人口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需求牵引供给。从“两头在外”转向“以内促外”,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吸引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通过更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 高质量工业化与数字化协同。不同于西方“串联式”发展,中国以“并联式”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例如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 统筹发展与安全。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以国内经济韧性应对外部风险,同时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拓展国际合作,形成“以我为主”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当前,中国经济现代化已进入“冲刺阶段”,需在2025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等关键节点持续发力。这一路径不仅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也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兼顾独立性与发展效率的新范式。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制度环境,确保现代化进程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