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科目因专业而异,核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专业课,部分专业需考数学或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专业仅考两科(英语+管理综合),而医学、教育学等则考三科(政治、英语、专业综合),总分500分或300分不等。
-
公共必考科目:所有考生需参加思想政治理论(100分)和外国语(100分,通常为英语一/二)考试。政治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政等,英语侧重阅读与写作能力,部分专业可选日语、俄语等替代。
-
数学与专业基础课:理工类、经济类常考数学(150分,分数学一/二/三),难度依次递减;教育学、心理学等则考专业基础综合(300分),如311教育学综合或306西医综合,覆盖多门核心课程。
-
特殊专业例外:
- 管理类联考(如MBA、MPAcc)仅考英语二(100分)和管理综合(200分),后者包含数学基础、逻辑与写作。
- 医学学术学位专业课由院校自主命题,口腔医学等专业学位可选用全国统考试卷。
-
考试时间与趋势:初试通常在12月下旬,笔试形式为主。2025年起,计算机、历史学等更多专业转向全国统考,需关注教育部最新大纲调整。
提示:尽早确定目标专业与院校,针对性备考。政治和英语需长期积累,数学/专业课宜分阶段强化,真题训练是关键。统考科目增多,建议优先选择统考专业以降低备考不确定性。